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行ERCP时如显示胆总管内有结代写论文石,可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经取石气囊及网篮取石或机械碎石。现将应用ERCP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科2004年5月~2005年4月收治行ERCP患者68例,年龄35岁~78岁,平均56.5岁,其中切开十二指肠乳头取石32例,气囊或网篮取石20例,机械碎石12例。
胆管结石直径为0.5 cm~2 cm,其中有2例属胆囊、胆管微小结石(直径<3 mm)。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和黄疸,肝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胆红素升高,总胆汁酸升高, AKP升高。超声及CT检查提示为胆总管结石。
1.2 手术方法 利用内镜操作技术,将十二指肠侧视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寻找胰胆管开口的十二指肠乳头,再经活检孔插入造影导管,注入30%~40%泛影葡胺进行胰胆管造影,从而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形态及通过X线影像观察胰腺、胆囊、胆管和肝管有无病变。取石器械选择取决于结石大小,结石直径<1cm,用网篮或气囊导管取石即可,结石直径>1 cm,则用机械碎石器碎石。
2 结果
68例患者全部插管成功,均发现胆总管内有大小不等的单枚或数枚结石。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6例,发生在ER-CP术后4例,发生在取石术后2例。6例患者均于术后2 h~24 h出现明显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上腹压痛,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腹部超声和CT检查提示胰腺肿大,周围出现少量渗出。ERCP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在2 d~7 d内出现不同程度头晕、恶心、呕血及黑便等情况。ERCP术后出现发热、畏寒等感染症状3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术后行鼻胆管引流术28例,其中1例患者不能耐受,术后第3天自行拔除鼻胆管引流。
3 讨论
1 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对ERCP缺乏了解,加上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出现的恶心呕吐及腹痛,患者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和疑惑心理。老年患者因体弱,病程长,担心难以承受手术而产生心理负担和情绪波动,特别是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结石的患者,已经历过手术的痛苦,因而对疾病治疗信心不足。医护人员需反复耐心地与患者交流、沟通,向其说明治疗目的、可靠性及成功实例,可以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在平静、理解的良好状态下接受治疗。
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为腹痛及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常与术中胰管直接损伤及胰管内压力升高有关。术后护士应观察腹痛情况,有无腹膜刺激症,有无血、尿淀粉酶升高。本组6例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经禁食、加强营养支持,应用有效抗生素及生长抑素等治疗,35 d后腹痛症状消失,57 d后血、尿淀粉酶水平正常,未发生重症坏死性胰腺炎。②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ERCP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均为术中十二指肠乳头部切开时出血,通过向括约肌切口周围喷洒稀释的肾上腺素及注射稀释的1∶10 000肾上腺素治疗,控制了局部的渗血。③术后并发感染:绝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胆管内都有细菌生长,在胆道压力升高的条件下,如胆管引流不畅可使感染胆汁中的细菌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本组3例并发感染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1周后均痊愈。
3.3 药物的应用与观察 所有抗生素需现用现配,全部采用一药一针一瓶,不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更换液体时严密观察与其他药物相接时有无变色、混浊和产生絮状物,一旦发现这些现象,立即更换输液管道,防止药物相互作用后降低疗效。应用抗生素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慌,是否发生荨麻疹和胃肠道反应等。如有不适,立即减慢输液速度,严密观察或停药,并通知医师做相应处理或更换抗生素。
3.4 鼻胆管引流的护理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能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解除胆道梗阻,引流感染性胆汁,缓解胰腺炎性病变,减轻全身炎性反应,对急性胰腺炎起到辅助治疗作用。保持鼻胆管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出胆汁的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引流管堵塞或引流不畅时,可用庆大霉素加等渗盐水低压冲洗倒灌,或在透视下调整导管位置和深度。鼻胆管经口咽鼻腔引流,常刺激患者引起咽喉不适,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解释鼻胆管引流的治疗意义和优点,消除患者顾虑。本组术后行鼻胆管引流28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不能耐受,于术后第3天自行拔除鼻胆管引流。
3.5 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相对增多。老年患者对炎症的应激反应较差,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因此,术后仔细观察代写论文病情,捕捉各种细微的变化,及时预测和发现潜在的危象并报告医师。密切观察老年患者的呼吸频率、有无呼吸困难、紫绀和咳嗽,应鼓励患者咯痰,常规采用抗生素液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的发生。
4 小结
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段,与开腹手术相比,内镜治疗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安全等优点[1]。并且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的观察与监测,能有效保证手术的成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