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将近一步完善

[日期:2011-10-08]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 ]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将近一步完善

     

      自2009年6月《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以来,卫生部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具体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做好食品安全整顿综合协调工作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09年6月,卫生部牵头成立15个部门组成的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顿合力。组织制定了整顿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任务分工;组织督查指导,推动各地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加强重点案件督办,确保案情查明、责任落实。

二、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2009年,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9部门成立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印发了2009、2010年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顿具体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关于加强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加工食品案件查办和移送工作的通知》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为严厉打击食品违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目前,共公布了6批64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黑名单”。

三、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一是组建了由多个领域的350名权威专家担任委员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审评水平。二是抓紧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两年来,已经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76项,包括68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添加剂、真菌毒素限量、预包装食品标签等基础标准。基础标准几乎涵盖食品中所有重要安全限量规定,比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16大类食品中23类2314种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了铅、镉、砷、汞等13种重要污染物在22大类食品中的限量。同时还公布了102项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和《蜂蜜》标准,完成指定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58 项。会同农业部门发布2项(含66种农药)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废止了食品中锌、铜、铁限量标准,取消了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中的硒指标。依据食品工艺必要性和安全性审查情况,调整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撤销了溴酸钾、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等食品添加剂品种。三是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会同农业部门制定了清理整合现行标准的工作方案,部署开展202项食品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加快推进食品添加剂产品标准、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等标准清理整合工作。四是对新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跟踪评价,及时掌握标准的实施情况。同时继续加强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持国工作,并派员参加国际法典委员会会议,及时了解国际食品标准工作进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

      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目的,一是要全面掌握和分析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风险预警;二是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与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和效力;三是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保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目前,卫生部正在组织起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报告工作规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机构能力条件与工作规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量手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电子数据采集与交换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按照《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安排,卫生部牵头组织对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共计67类12.4万件样品进行了风险监测。目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正组织专家对有关监测数据进行评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本文评论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