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也有喜怒哀乐,只有掌握了它们的情绪,才能获得更多的健康。
最喜欢蹲姿
所有婴儿在母体中的姿势,都是蹲着的。这个姿势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放松,锻炼心肺功能,获得安全感,尤其对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的都市人非常适用。忙碌的上班族有空不妨蹲一蹲,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健身方法。双脚并拢,双脚掌着地,慢慢下蹲保持蹲姿,过一会再起立,如此反复几次。可以采取脚尖蹲、脚跟蹲、马步蹲和半蹲等不同的姿势,能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锻炼下肢力量。如果在马步蹲中加入压腿的动作,还可以练习柔韧性。但下蹲时,要挺胸收腹,尽量保持上身挺直,否则长时间静止蹲下会影响腿部静脉回流,不利于健康。
爱晒太阳
每天到户外走一走,可以让身体愉悦,扫除阴霾情绪,补充维生素D,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使身体更强健。
喜欢不久坐的主人
看电视、电脑超过1小时,身体就会抗议,时间长了,会引发疼痛、糖尿病等很多毛病。
爱让腰围“说话”
研究表明,腹部积存的脂肪团是发胖的先兆。应经常检查你的腰围,以便了解你的身体是否已经到了需要控制和减肥的程度。科学的测量办法是:用腰围除以你的臀围。如果测量结果大于0.8,那就意味着你的腰围已经向你发出肥胖警示了,需要调整饮食,并做适当的运动
跑步不伤膝盖 可改善关节健康
很多人担心跑步会伤害膝盖,并诱发关节炎。但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近日刊登的一项研究却发现,跑步反而有益于关节健康。
在这项研究中,瑞典研究人员选取了一组有关节炎风险的人每天跑步,另一组人则不运动。核磁成像技术显示,跑步者的软骨健康得到明显提升,这表明跑步有利于关节健康。骨科医师乔纳森·常表示,跑步可刺激软骨修复一些自身的小损伤,人体撞击地面会促进软骨特定蛋白质的合成,使其更健壮。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戴维·菲尔逊表示,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比如40岁,软骨每年都会流失一部分。如果你的膝盖没有毛病,每周以适当速度跑步5—6次,软骨和关节将会非常健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膝盖已经受过损伤,或曾接受过膝盖手术,以及跑步姿势不正确,则会增加关节炎风险。其次,超重9公斤的人不应该剧烈跑步,否则会压迫膝盖发炎,形成骨刺,并加速软骨流失。
正确的跑步姿势是,抬头,后背保持挺直放松;脚落地的时候,膝关节应该略微弯曲;胳膊弯曲大约90度,让手臂尽量摆开。还要选择合适的跑步计划,例如初级:10—12周跑5公里;中级:6—11周跑10公里;高级:11周跑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