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阅读新闻
背景:

寻常型银屑病大家谈

[日期:2011-10-08]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 ]

 临床上的银屑病分为寻常型、红皮型、脓胞型、关节炎型等四型,以寻常型为多见,占银屑病患者的96%。寻常型银屑病: 初起时为针状至绿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色丘疹或斑疹,境界清楚,表面有干燥的多层银白色鳞屑,呈云母状,周围绕以红晕,基底浸渍明显,皮疹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斑块,鳞屑增厚,容易刮除,刮除后露出一层淡红色的发亮半透明膜称为"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即见点状出血,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此病病程长,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期间病情可反复发作。一般为三期:

1、进行期:为急性发作阶段,新皮损的不断出现,原有皮损不断扩大,鳞屑厚积,周围有红晕、针刺、外伤或涂搽性质强烈药物等刺激,可在受刺激部位诱发新的皮损,称为"同形反应"。

2、稳定期:无新的皮损出现。

3、消退期:皮损逐渐消退,颜色变浅,皮损消退后,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一般上肢和躯干部位皮损消退较快而下肢(尤为小腿)及头皮较慢。

皮损可形成多种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斑片状,地图状,环状,头部可呈帽盔状。少数皮损有渗出,干燥后形成污褐色鳞屑痂呈砺壳状,称为砺壳状银屑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皮损以头皮、四肢伸侧,如膝前肘后好发,亦可泛发于全身各处。对称分布,少数病例皮损长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头皮、外阴或小腿等处,呈肥厚斑块状,称为慢性肥厚银屑病。发生于头皮者,皮损境界清楚,表面厚积鳞屑,头发呈束状,但无脱发和断发现象,皱裂部银屑病呈境界分明的炎性红斑,鳞屑较薄或缺如,常因摩擦、潮湿、多汗而致浸渍,皱裂或湿疹样变,掌跖部银屑病少见,为境界清楚的棕黄色角化斑,或点滴状角化过度,周围有红晕,斑上可有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易形成皱裂,口唇及龟头部银屑病,边界清楚的淡红色或者灰白色浸润斑,刮之可见白色鳞屑及点状出血。指(趾)甲银屑病多见,甲板常有"顶针样"凹陷,失去光泽,可出现纵脊,横裂、肥厚,甚至破坏脱落。

牛皮癣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学在现代医学治疗牛皮癣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其疗效的长远、副作用小,赢得了很多患者的好评。下面介绍几种中医常用的牛皮癣治疗方法,供广大牛皮癣患者参考。

1、养血润燥法。皮疹常见有干燥、脱屑、皲裂、革化等特点,属于燥的牛皮癣患者, 应该用当归、地黄、元参、麦冬、白芍、首乌、胡麻仁药物治疗。

2、清热解毒法。皮疹常有红热肿痛的特点,属于热的牛皮癣患者。常用药物有二花、黄芩、黄柏、黄连、野菊花、蒲公英。

3、活血化瘀法。皮疹具有色素增加紫斑,出现暗红色结节等特点,属于血瘀的牛皮癣患者。其常用药物有当归、桃仁、红花、赤芍、丹皮等药物。

治疗牛皮癣的方法有很多,但是,牛皮癣患者应该得到合理地治疗。因为身体免疫功能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因人而异,所以选择时慎用之,可以向专家咨询后对症选用。医生会依照患者病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专家指出牛皮癣的发病与“肝阴虚”有关,针对肝阴虚采用可以缓解牛皮癣的复发周期

                                                                                                        据调查,银屑病的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0.1%~3%,黄种人发病率为0.1%~0.3%,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截至1998年,我国银屑病患者已经达到280余万人。美国近年来的调查,其发病率为2.6%,患者多达600-700万人,远远高于中国。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银屑病防治协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是防治银屑病的方向。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其皮损特征是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全国总患病率为0.72‰,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初发年龄男性为20-39岁,女性为15-39岁为最多。近十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认为与工业污染和工作环境有关。

 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但初步观察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多认为本病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也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②感染因素。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虽发现过在表皮棘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但至今病毒培养未能成功。链球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发疹前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③代谢障碍。有报告患者血清内脂质、胆固醇、球蛋白、糖、尿酸、钾等增高,叶酸含量降低,但皆未能作出肯定结论。也有人报告皮损内多胺及花生四烯酸增加。

④免疫功能紊乱。有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的血清IgG、IgA、IgE增高;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 IgG抗体;有人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到患者表皮角质层内有抗角质的自身抗体。

⑤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和情绪紧张及过度劳累可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

⑥其他。多数患者冬季复发、加重,夏季缓解或自然消退,但久病者季节规律性消失。也有的妇女患者经期前后加重,妊娠期皮疹消退,分娩后复发。氯喹、碳酸锂及β肾上腺能阻滞药等可使本病加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本文评论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