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长寿秘诀
rss订阅 手机访问 
一项研究发现,因为马路上危机四伏,随时可能发生夺命车祸,驾驶者平均驾车1小时,寿命便缩短20分钟。建议,司机们在开车时如果能将时速减低3公里,就能减少车祸发生,平均每年便能延长3小时的寿命,大有裨益哦。
日期:05/13/2013 15:34:02 作者:admin
德国科学家有了惊人新发现:同丈夫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女性相比,与丈夫年龄差距较大的女性其预期寿命比较短。
日期:10/24/2012 09:41:37 作者:admin
叩齿,就是指用上下牙有节奏地反复相互叩击的一种自我保健法,俗称“叩天钟”。清朝尤乘的《寿世青编》说:“齿为筋骨之余,宜常叩击,使筋骨活动,心神清爽……”中医经典《类经》说:“肾主骨,齿者骨之余也
日期:09/29/2011 14:11:31 作者:admin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日期:09/29/2011 14:09:13 作者:admin
谷道,俗称肛门。撮,即收(提)缩也。通俗地讲,就是做收缩肛门的动作。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极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书中规劝世人:“谷道宜常撮。”认为肛门周围的肌肉要间歇性地处于运动状态才能养生健体,尤其对防治痔疮有特别疗效。现代医学也认为:包括大肠在内的肛门及周围的提肛肌和肛门括约肌至少每天要间...
日期:09/29/2011 14:08:38 作者:admin
捶背是古老而又立竿见影的健身方法,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梅女中记载:“既而握指细擂,如似团絮相触状,体畅而不可言;擂至腰,口目皆慵;至股,则沉沉睡去矣。”
日期:09/29/2011 14:07:04 作者:admin
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主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能从X线钡餐透视中清楚地观察到胃肠蠕动变得有力而规律;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并可增强大脑工作能力。
日期:09/29/2011 14:03:25 作者:admin
脚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有26块骨,19块肌肉,33个关节,50多条韧带,50多万条血管,4万多个汗腺……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日期:09/29/2011 11:46:32 作者:admin
有句带有贬意的民谚叫“懒人伸懒腰”,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偏见。所谓伸懒腰,就是指伸直颈部、举抬双臂、呼吸扩胸、伸展腰部、活动关节、松散脊柱的自我锻炼。唐朝孙思邈说得好:“血不运则百病生。”意思是说:如果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不好,甚至不能为各部位正常提供所需营养物质,就会出现“精衰、气竭、神乱”病象。
日期:09/29/2011 11:45:23 作者:admin
明朝李中梓的《医宗必读》认为:人体的先天之本在于肾。而肾元的强健却与双耳息息相关,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在联系。中医经典《灵枢·口问》、《灵枢·脉度》、《寿世青编》、《外台必要》等书也有“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肾气通于耳”、“肾开窍于耳”、“一身之气贯于耳”的说法。
日期:09/29/2011 11:42:01 作者:admin
  • 2/2
  • «
  • 1
  • 2